鱼鹰

Requiem 后日谈

Quid sum miser tunc dicturus?

Quem partonum rogaturus,

cum vix justus sit serucus?

What shall I, frail man, be pleading?

Who for me be interceding,

When the just are mercy needing?

        —Mozart: <Requiem-Sequenz-Quid sum miser>

*

<Mozart: Requiem>Introit: Requiem/Kyrie - Karl Böhm

莫扎特《安魂曲》伯姆指挥的版本,纯正庄重,唯一遗憾是这一版本没有祷词。

*

之前有朋友把Requiem说成是小传,这个我实在是当不起,角色自己如果能表达意见,肯定也不满于我把他们的人生用区区三千字写完。其实文章里更多的是我的理解,或者说我的想象。原作以老叶为线索,老叶是怎么发现每个人的,老叶是怎么指点他们的,角色自己的经历写得不多。那么换一个参考系,去写角色的成长史,写角色为什么会拥有自己的性格特质,写角色是怎么遇见老叶和其他对他们的人生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的,这个角度我还是挺想尝试的。

而三千字的篇幅就决定了我只能写那个促使他们改变的点,可能只够写一件事,所以难免夸张或不合实际。

我想表现很多种人生:一张白纸的,科班但迷茫要不要继续学琴的,科班但总是吊车尾的,转专业的,非艺术类转专业的,毕业了混得不如意的,科班大牛但还是混得不如意的,经历种种恶心人恶心事仍然重回巅峰的,等等等等。音乐不高尚,学音乐的也不高尚,只是一群失业率较高的普通人罢了。他们中既有阴沟里的虫子,也有仰望星空的阴沟里的虫子,不需要过度美化——那反倒是一种污蔑。

Requiem分为十个章节,除每章主角之外其余人都没有明确点出身份。因为笔力不足,有些地方写得过于遮遮掩掩,不容易被读者理解。我本来想专门写一个“导演评论音轨”一样的东西来把细节解说一下,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这样太不信任读者了,或者说太专制了。我仍然希望为读者保留自由解读的空间。

*

J.S.Bach: Matthäus-PassionBWV 244

J.S.巴赫《马太受难曲》。我在《圣洛朗传》中听到后非常喜欢,阴郁却不绝望,容易让人想起叶修走出嘉世的背影。

Gloria和Requiem共用同一个世界观和同一个时间线,只不过Gloria写的是表,Requiem写的是里,色彩上一辉煌一沉郁,区别很大。总体来说,是这样的背景:叶三被毙后叶修筹备出国,研究生去汉诺威交换读指挥,苏沐秋接济,同时动笔写安魂曲。他25岁那年接连拿下两个指挥大奖,活动关系,空降央音管弦乐团并担任首席指挥,发表荣耀经,由罗辑代为发表安魂曲。

可能这样来设定叶修会让人觉得不适,但既然要立足现实来写,就要方方面面都现实。叶修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复杂的,他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但他磊落、坦荡,问心无愧。我冒昧地这样概括:十个人帮助他完成复活大业,每个人都在他的局中,但又不是纯利用关系。

*

Fini la musique - Pink Martini

在第一章和第九章出现的法语歌,来自我非常喜欢的乐队粉色马丁尼。网易云音乐有歌词译文,推荐大家去听一听。

*

我以前的家离音乐学院很近,很多大学生和艺考生在这里租房子。每天小区里全是琴声歌声,午夜拉大提琴清晨弹钢琴的几乎天天都有。我自己也常常做噪声源,只不过比别人的噪声更噪声而已。初二那年我考级前,对门搬来一位大学生,我跟着她补习了三节课,然后去考了级,也算挺奇妙的经历。

有一个夏夜,我在楼下听到一个人弹琵琶,好听得我要羽化登仙。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我用诺基亚录了一段音,杂音太大没办法听,但那时候的心情我永远记得。

我从不觉得音乐是什么必修课、有什么人人必知常识,也不觉得每个人都要懂得欣赏音乐——它没有那么重要。远古的某天一个智人感到一些无法表达的情绪,他想要宣泄,于是世上有了音乐。只要一个人自音乐(不管是什么音乐)中得到了共鸣,那么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评论(12)
热度(16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鱼鹰

© 鱼鹰 | Powered by LOFTER